2023-08-26 18:40:52 | 合同样本网
1、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竖颂、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脊蔽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樱纤州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合同样本网(https://www.linhet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要有哪些事项,才算合法?的相关内容。
一般劳动合同要经过劳动局审查的 里面都是摘取《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里的条款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具体采取哪一种型别主要由双方当事人商定。
(2)工作内容。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种),以及工作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或者应当完成的任务。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即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对女职工、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等。
(4)劳动报酬。即劳动者劳动的成果返还和履行劳动义务后必须享受的劳动权利,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报酬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5)劳动纪律。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工作秩序和规则。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除了期限以外其他由当事人约定的特定法律事实,这些事实一出现,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即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它的内容较为简单,包括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五项必备条款即可。
从《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劳动合同的必
备条款有:
(1)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基本资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1款第(1)项和第(2)项的规定,所谓的基本资讯是指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与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2)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起于合同生效之时,终于合同终止或解除之时。劳动合同可以有固定期限,也可以无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合同中应有规定期限的条款,若没有规定又不能通过其他方法明确必要的期限时.合同不能成立。就具体的劳动合同而言,当事人在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可自行协商合同期限。
(3)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和休息体假:主要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主要义务,以及劳动者工作的场所或者地点劳动者被录用到用人单位以后,应担任何种工作或职务,工作上应达到什么要求等,应在劳动合同中加以明确。双方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明确劳动者所应从事工作的型别及其应达到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等,也可以参照同行业的通用标准来执行。关于劳动或工作的时间、地点、方法、范围和休息体假等,法律有统一规定的,依照法律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可由双方协商,但不能违背法律的基本原则。
(4)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与之相对应的,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报酬,专指劳动法中所调整的劳动者基于劳动关系而取得的各种劳动收入,其主要支付的形式是工资.此外还有津贴、奖金等。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工资的数额,支付方法,奖金、津贴的数额及获得的条件等。若法律已有明文规定的,应遵从规定;若无规定的,
当事人可议定。
(5)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死亡、失业、生育等情况发生时给予必要补偿和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话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对劳动者米说,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对劳动者的个人权益至关重要,
周此应该在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
(6)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一般而言,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环境.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也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进行规定。
(7)法律、法律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该条款是属于兜底条款的性质。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合同样本网
社保属于强制保险,用人单位应当从实际用工之日起为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保。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字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即劳动合同合法。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用人单位的名称是指用人单位的全称;根据《合同法》规定,住所是指用人单位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定代表人是依照法律规定或公司章程规定,代表用人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应为法定代表人以外的能够代表用人单位行使职权的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者姓名应是劳动者户口登记和身份证一致的姓名;住址是指劳动者主要生活居住的具体地点;外出务工人员一般登记其原籍地址;其他有效证件是能够证明劳动者身份的合法有效证件,如护照。
(三)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经过协商一致而确定下来的,用人单位提供工作岗位,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期限。也就是从何时起至何时止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内容是指劳动者要用人单位具体从事什么劳动,在什么地点劳动,怎么提供劳动,从事几项劳动工作等;工作地点就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具体的工作场所,包括:场所位置、环境、条件等。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具体时间段,工作时间一般以小时计算,包括每日多少小时、每周工作多少天数或每月工作多少天数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式,超过法定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就要支付加班费。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休息是指劳动者免于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自行支配的时间,休假是劳动者带薪休息。休息休假主要有:工作间隙休息、日休息、周休息、法定节日休息、探亲休假、年休假、婚假等。
(六)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相应给付劳动者的货币。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交通费、电话费等
(七)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在其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是一项法定的、要求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强制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享受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以与劳动者约定为由,拒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法定义务。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劳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为使劳动者顺利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或在其他职业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对生命健康的伤害。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是指上述规定以外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事项。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字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字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当事人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不论签订了劳动合同与否),用人单位都应当为劳动者开始参加社保五险,否则违反《社会保险法》会被处罚。
《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你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有义务帮你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女职工)俗称“五险”;另外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可能还会为你缴纳住房公积金,俗称“五险一金”。
这些费用的缴纳由单位发工资时代扣,除大部份钱由公司为你缴纳外,同时你自己也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金。因每个省份的缴费比例不一样,你可到当地的社保机构去咨询。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编)由组织和人事部门为其办理用人手续。按照新颁布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有没有年龄限制?有限制最小16周岁,单位可以雇佣,签订劳动合同。女职工50岁、男职工60岁到退休年龄,退休前都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合同签订时间为录用之日起一个月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就业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就业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
正规的劳动合同范本5篇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正规的劳动合同范本,仅供参考,更多正规的劳动合同范本点击“劳动合同”查看。正规的劳动合同范本1甲方(企业)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什么的重要法律形式之一以下为你提供几个相关题目和内容,你可以作为参考。因字数限制,所以内容有限!!试论现代企业劳动争议的预防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劳动合同法》的地方立法资源评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探究浅论《农民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范文:浅论中国涉外劳动合同法律的完善摘要:目前在我国日益增多的涉外劳动合同纠纷中,法律适用问题已经成为人
无劳动合同超龄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男职工退休年龄通常是60岁,女职工是50岁,但从事一些高危工作的,可以提前退休的。有些退休人员会继续工作的,那么超龄员工如何确定劳务关系?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超龄员工怎么确定劳务关系退休人员继续参加工作的,不再是劳动者,产生劳动争议的,按劳务关系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
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参考样本)企业与被招用的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坚持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以下是我整理的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篇一)甲方:法定代表人:住所:邮编:联系电话:乙方: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邮政编码:电话:鉴于甲方业务的
劳动合同法关于二倍工资的规定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适用情形与计算期间;2、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适用情形与计算期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
关于劳动法问题【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你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3天通知单位辞工。【2】单位如果没有对你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没有签订劳动协议,约定违约金,是不能扣你的工资的。【6】不用单位同意辞职,你可以直接写辞职报告。【7】单位如果不同意,你可以通过邮递挂号信的形式,把辞职报告邮给单位。【8】挂号信,单位必须签字收到。劳动者还能留有证据(收据)【9】你和单
2024-07-13 01:15:06
2023-09-02 11:27:58
2023-08-22 13:56:42
2024-07-20 02:52:14
2024-02-20 20:30:58
2024-02-20 06:31:30